4/08/2024

8/4/24 投資日誌 政府借貸當收入

其實,我不清楚國際慣例如何,但我只知道政府財務應清晰闡述給每一個市民了解實際情況。你可街訪一下市民,原來借貸可當作收入,你看看多少人會知道。我今年有很高收入,很多朋友很羨慕你,原來我只是問獅子銀行借了500萬,這將會是場鬧劇。

13 則留言:

  1. 從現金流角度的確是收入 但當然是在掩耳盜鈴 香港的財政狀況持續惡化在食老本已很明顯 從總負債對GDP比率來看香港目前還不算負債率高 但趨勢的確令人擔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我想這裏有幾個問題。
      第一是這樣的表述是否國際慣例。
      第二何時開始出現現金編製的表述。
      第三是財政有盈餘時,你額外投入買入美債是否視作為開支。
      這是非常重要。

      刪除
  2. 同意。另我想起發展商利息資本化及永续債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我重視報表的延續性,我很厭倦有利時,科網股會用非會計準則去公布業績,如果不利時,便重返會計準則去公布,令市場感到模糊不清。

      刪除
  3. 現在這個「舉債當收入」已經屬於結果的一部份,真正問題是為何會搞到要舉債。如果回看過去數年的事態發展,有人說是「無解的死症」甚至「等死」,恐怕也難於辯駁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抱歉系統出錯,令上面的留言變成匿名

      刪除
    2. 舉債難於避免,之前使大咗,賣地又無聲氣。
      我希望在陳述財政狀況要有規矩,讓大家可了解和監察政府,要應使則使,不可結構性開支主導,我覺得有些問題可以做好些,但政府沒有足夠的政治勇氣。

      刪除
    3. 問題正是為何賣地會無聲氣。不然的話,其實沒有所謂使大咗的問題。當年衛奕信搞玫瑰園計劃不也是「大使」?

      刪除
    4. 我希望重新檢討結構性開支,包括土地運用、醫療開支、公屋政策等。

      刪除
  4. 另外也不認同政府沒有政治勇氣,只是其著眼點不同而已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很多結構性問題遇到某程度的阻力去改革。

      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