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我第一次寫網誌。
我希望建立一個一百萬的組合,此組合最多只持有10隻股票,日後再為大家分析其基礎元素。
今日恒指約在25000點 7/2015
希望在今年內建倉成功。
1. 7/15 新地 1000股 122.2 122,200
2. 7/15 工商 18000股 5.66 101,880
3. 7/15 恒安 1000股 87 87,000
4. 7/15 中石油 12000股 7.51 90,120
5. 8/15 信置 8000股 11.42 91,360
6. 8/15 匯控 1600股 66.4 106,240
7. 8/15 長和 1000股 102.4 102,400
8. 8/15 中行 25000股 3.71 92,750
9.12/15聯塑 17000股 5.62 95,540
現時股市正進行反彈,力度不強,難於配置餘下資金。
回覆刪除已公布業績,稍後繼續講解餘下業績。
核心組合開始除淨,派發年度現金流。
期待,收息的感覺的確不錯。
刪除開始收新地,恒生,中電,陸續有來....
刪除價值兄,想請教一下你對內銀既睇法。業績本身都已經接近零增長,近來更有消息指會"債換股"。唔知價值兄對呢D消息有咩睇法呢?
回覆刪除首先不用太怕債轉股,我不相信大規模地進行。
刪除當然,經濟放緩及結構轉型,壞帳是走不了,現時情況亦是在走週期,到現在一刻,內銀已守得不錯,內銀是值得大家堅持不去,除非你對中國完全失望,始終它仍需要發展下去。
修練不足呀...本來對內銀都是頗有信心,可是近來總是有債轉股的消息,自己又不太清楚有什麼影響,弄得我是七上八下呀。
刪除想請教一下債轉股後,壞帳驟眼看上去是少了,但係實際上只不過是藏起來而已。而且債轉股後,由債主變老闆,要是那些公司清盤也不能優先索償。我感覺內銀估價變得更難了,價值兄可唔可以指點下迷津
很大程度看吸納什麼股份,誰主導,吸納的準則。以中央的金融政策,無可能亂來,尤其是這概念對中國是新的。
刪除當然股票的風險從銀行角度是加大。
當年匯控便因此已收購了和黃前身,在國際,這並不是新鮮事。
估計那些”債轉股”的不良貸款應已作撥備,也早已在損益表反映了。故此”債轉股”應不會對損益表有太大影響,只是給銀行多一個選擇處置這些壞賬。
回覆刪除如果此情況發生,甚至可能有回撥,這非常技術性,因不清楚貸轉債的基準及比例。
刪除慢慢再觀察,會很複雜,等管理層給予提示。
下次不況留個名方便交流!
你所"估計"的實質是你的一相情願的期望,而事實可參考以下舊聞。
刪除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市場近月一直關注中國或將允 許商業銀行以「債轉股」方式 處理不良資產。據最新的《財 新周刊》援引一位國開行高層 稱,首批債轉股規模為1萬億 元人民幣,預計在三年甚至更 短時間內,化解1萬億元左右 規模的銀行潛在不良資產。
報道還提及,債轉股對象聚焦 為有潛在價值、出現暫時困難 的企業,以國企為主,「僵屍 企業」不得參與。這類企業在 銀行賬面上多反映為關注類貸 款甚至正常類貸款,而非不良 貸款。
http://www2.hkej.com/instantnews/china/article/1275948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以上很清楚表示”債轉股”的目標股是 ——這類企業在 銀行賬面上多反映為關注類貸 款甚至正常類貸款,而非不良 貸款。
多謝資料。
刪除我同意大家努力評估。
其實效果如何,即使監官者仍是摸著石頭過河。
我特別關注二字眼,暫時困難及關注類。
反而內銀的”撥備跟不良貸款比率”持續下降。以建行為例,其”撥備跟不良貸款比率”已降至150%的銀監要求。若2016年要維持處比率,利潤可能要倒退了。
回覆刪除早前建行董事長王洪章於業績發布會上表示,2015年的0.3%淨利潤增長及30%派息比率應已見底了,但撥備覆蓋率可能會進一步下降。不知2016年是否要進一步降底撥備覆蓋率來保持利潤不致於負增長。
這是很正常,因為不良率有其周期。
刪除很簡單,如樓價跌,金管局的按揭成數亦因而調整。
我很重視建行王這句話,箇中因由是怎樣,當然如這是掩眼法,市場亦會過濾到,為何有這預測,留待其他內銀去驗證。
下次不況留個名方便交流!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realtime/finance/20160310/54853367
回覆刪除僵屍國企、僵屍民企無數,眾內銀在可見將來,會成為一間又一間衰股的大股東,冇息收,甚至冇話事權(如不派員入董事局)。純粹等運到,到最後一定渣都冇。
唔知價值兄有無睇過呢個新聞?
這難於想像。
刪除我不相信一個仍待發展的經濟體會出現這現象,當然轉股後,有些會失敗,有些卻是成功的,我們要開放資本市場,又些國際慣例仍可以試行,看看富國銀行,針對本土,股神仍在增持中,可見成熟的銀行仍有發展空間,我並不是悲觀論者,當然每個經濟低迷期總有人是永遠向下望。
我倒也不太擔心文中所謂既渣都冇。反而困擾我既係文中提到內銀成為大股東後無話事權,又無息收既問題。
刪除我不太明白大股東無話事權的意思。
刪除無息派,長期?
關鍵仍在企業的更替,結構的轉型進程。
我同意內銀會保留更多資本去防禦,這是正常,任何行業,大多數會這樣做,直至經濟有起色。